
11月22日,“綠色創新中國行”調研組走進浙江中誠環境研究院有限公司調研,并召開“水處理與膜技術應用發展座談”。來自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高新科技》雜志社、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生態環境科學專業委員會等機構專家參與調研座談,杭州高新(濱江)區物聯網產業園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邵炳輝、浙江中誠環境研究院有限公司創始人趙全甫、董事長鐘英民出席座談。

調研組一行先后走進中誠環境二十萬方平板陶瓷膜生產基地和蕭山區新街街道芝蘭村分布式污水處理站點,對中誠環境的平板陶瓷膜工藝流程和生活污水處理示范工程進行了考察了解。座談期間,專家組就“十四五”期間環保行業發展趨勢、水處理市場發展趨勢、陶瓷膜產品應用等內容與企業進行了深入交流,并對環境政策趨勢、行業特點、產品特點和技術難點等企業發展的焦點問題提出了建議和意見。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水質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單保慶認為,公司定位以陶瓷分離膜為代表的新材料產品,注重材料研發、產品創新與應用研發工作,符合當前國家向高質量轉型的階段國情。在公司的未來發展上,應堅定戰略定位,充分運用好陶瓷分離膜的產品特性,擴大應用場景的研究和技術突破,積極抓住國家在“十四五”期間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契機,為更好的服務于提升水環境質量做出貢獻。

《中國高新科技》雜志社總編輯姚昆侖表示,中誠環境當前的整體發展、產品定位高度契合當前國家加快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宏觀形勢。認為中誠環境在未來發展上應進一步拓展民生領域、高難度和特種行業領域的廢水處理業務,在未來高質量轉型的發展階段確立公司在高端、細分行業中的市場地位。

據了解,浙江中誠環境研究院有限公司位于杭州(濱江)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一家以陶瓷分離膜為核心技術、專注于水資源綜合利用,集研發、生產和運營為一體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業務范圍涵蓋市政污水處理、飲用水提標、工業廢水處理、中水回用與廢水“零排放”、垃圾滲濾液處理、物料濃縮等領域。

據調研組負責人介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著眼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色創新中國行”活動就是貫徹落實五中全會和高質量發展要求,依托國家級高端科技資源助力高質量發展,探索生態、產業和城市協調發展新模式的一次實踐。
“綠色創新中國行”--高質量發展調研活動由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生態環境科學專業委員會、《中國高新科技》雜志聯合相關機構共同主辦。項目將邀請院士專家深入綠色創新領域進行調研,充分利用科技力量助力高質量發展,探索生態、產業和城市協調發展新模式。通過調研采訪,發現總結各地綠色創新經驗,展示各地綠色發展成果,推介優秀案例,推廣先進經驗,為建設“美麗中國”獻策獻力。